
高桿紅葉石楠是紅葉石楠的一種,又稱獨干或單桿紅葉石楠。從小杯苗的扦插開始,對枝椏進行修剪,保留主干的筆直發育,留其冠頂以達到獨立成桿,樹冠豐滿的目的。高桿紅葉石楠以其筆挺的主干,豐富多樣的樹冠型狀[1] 聞名于世。
形態特征編輯
常綠小喬木,高度可達4-6米,樹形以傘狀較多。春季和秋季新葉亮紅色,夏季轉為綠色。
生長環境編輯
喜光,稍耐陰,喜溫暖濕潤氣候,耐干旱瘠薄,不耐水濕。主要產于亞洲東南部、東部和北美洲的亞熱帶和溫帶地區。
分布范圍編輯
在國內分布范圍:在我國華東、華南、西南等地都有分布,具體有:浙江、江蘇、安徽、福建、四川、河南、廣東、江西、湖南等地均有大量種植栽培。隨著城市園林綠化的蓬勃發展,全國大部分城市都可以看見它的身影,行道樹使用的尤為廣泛。
在浙江省金華市,有大量的高桿紅葉石楠苗圃基地,是中國華東地區栽培高桿紅葉石楠較多的苗木基地之一。栽培技術編輯
種植技術
高桿紅葉石楠一般使用扦插繁殖方法,扦插繁殖方法已成功開發出一套成本低、操作簡便、成活率高,可在普通塑料大棚生產的扦插繁殖技術,適合大多樹苗圃推廣應用。
1.扦插設施。采用單體大棚扦插,要蓋上大棚薄膜,外加遮陽網。棚內地面整平后建立地面扦插苗床。苗床寬度為100cm左右,四周安裝10 -12cm高的擋板。
2.苗床準備。種植地土壤以質地疏松、肥沃、微酸性至中性為好,且灌溉方便,排水良好。種植前,每畝施入腐熟廄肥3 000千克,過磷酸鈣50千克,土壤翻耕深度在25厘米以上,同時施用殺蟲劑防治地下害蟲。翻耕后將土壤整平,開排水溝,做苗床,床面寬度為l米左右。苗床底部鋪一層細沙以利排水,扦插基質可用蛭石加泥炭,或用潔凈的黃心土加細沙。苗床及基質要用殺菌劑和殺蟲劑消毒,以防病蟲害。
3.扦插時間。3月上旬春插,6月上旬夏插,9月上旬秋插。
4.插穗的剪取。采用半木質化的嫩枝或木質化的當年生枝條,剪成一葉一芽,長度3 -4cm,切口要平滑。
5.插穗處理。插穗剪好后,要注意保濕,盡量隨剪隨插。扦插前,切口用生根劑處理,以加快生根速度,提高成活率。扦插深度以3cm為宜,密度為每平方米400株。插好后立即澆透水,葉面用多菌靈和炭疽福美混合液噴灑。
6.插后管理。扦插后要經常檢查苗床,基質含水量保持在60%左右,棚內空氣濕度最好保持在95%以上,棚內溫度控制在38℃以下,如溫度過高,則應噴霧降溫。從扦插到生根發芽之前都要遮陽。15天后,部分插條開始發根,應適當降低基質含水量,一般保持在40c70左右。當50%以上的插條開始生根后,可逐步打開膜通風,遮陽透光率為50%左右。當穗條全部發根且50%以上發葉后,逐步除去大棚的遮陽網和薄膜,開始煉苗??山Y合噴施葉面肥或施低濃度水溶性化肥,以促進扦插苗健壯生長。
從小杯苗扦插開始,長到六個月左右時間主干用毛竹桿等筆直的輔助工具,進行支撐捆綁,對其最底層的枝椏采用先截取80%留20%繼續生長,幫主干吸收營養,當需要去除下一個枝椏的時候可以把另外20%截掉。以次類推,直到長到80~100cm或主干徑達3cm左右就可以去除輔助支撐物,讓其自然生長。這時候可以采取可以對樹冠進行修剪達到想要的型狀。
病蟲防治
紅葉石楠抗性較強,未發現有毀滅性病蟲害。常見的紅葉石楠病蟲害有立枯病、猝倒病、葉斑病、灰霉病、葉斑病、炭疽病或受介殼蟲危害等,這些侵染性疾病往往會在短期內造成紅葉石楠的大規模死亡,給苗農帶來嚴重的損失。引援苗木專家觀點給你介紹幾種綜合性的防治措施,以供苗農朋友們需要時參考。
灰霉病可用50%多菌靈1000倍液噴霧預防,發病期可用50%代森鋅800倍液噴霧防治。葉斑病可用60%多菌靈300-400倍液或托布津300-400倍液防治。介殼蟲等蟲害可用[2] 200倍液噴灑或800-1000倍液噴霧防治。土蠶的防治宜在栽植前進行,地要適當深耕,并撒含磷類殺蟲劑如土蟲必殺。如栽后遇土蠶危害,需要及時進行補救處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