露地栽植的桂花,在北方耐受的最低溫度為-5℃到-8℃,超過這一極限溫度,桂花就要不同程度地受到凍害。一般的冬眠溫度為0-5°. 因此,北方露地栽植桂花時,應選擇向陽背風的地方,再加人為的防冬保護措施,可以安全越冬。桂花的冬季保護,每年要在冬至過后,人為地用草繩捆扎樹干,或用其他保暖材料將樹干包裹,這樣可以防止一般的凍害。在最冷的三九天,可用透光的塑料膜將桂花的樹冠包起來,注意要留透氣孔,使桂花安全度過嚴寒的冬季。
如果地栽桂花沒有采取防護措施而受凍[今年的受凍主要是因為塑料布沒固定,磨著樹葉和樹枝, 既冷又搖晃],就要根據受凍害的程度采取一定的復壯措施。如桂花樹的葉片被凍干,枝條未凍死,開春后可人為地摘去干葉,給其薄水施肥,施肥時要適量加入硫酸亞鐵(調節土壤酸堿度、促進葉子葉綠色形成),使其根部土壤環境呈酸性,有利于桂花的抽芽復壯。如果枝條被凍死,要人為地剪去凍死枝條,然后再給施肥薄水,促其抽枝生芽。如果整株桂花被凍死,那就要選擇在嫁接口上端將凍死的樹干鋸掉,然后加強水肥管理,促其重新生長新枝。如有可能,這時最好重新移栽新桂花,這樣不影響景觀。挖出的桂花根,可在溫室內重點培養,形成桂花盆景。
截枝量的多少依樹齡大小和生長勢強弱確定。上百年的老樹因生長勢弱要少留枝或不留枝。生長勢強的和樹齡小的可適當多留些枝。在截枝時先要除去病蟲枝、徒長枝和交叉枝。之后,用凡士林或波爾多液涂抹傷口,以避免病蟲危害和雨水侵蝕。
2. 夏天如何修剪?
桂花萌發力強,有自然形成灌叢的特性。它每年在春、秋季抽梢二次,如不及時修剪抹芽,很難培育出高植株,并易形成上部枝條密集、下部枝條稀少的上強下弱現象。修剪時除因樹勢、枝勢生長不好的應短截外,一般以疏枝為主,只對過密的外圍枝進行適當疏除,并剪除徒長枝和病蟲枝,以改善植株通風透光條件。要及時抹除樹干基部發出的萌蘗枝,以免消耗樹木內的養分和擾亂樹形。
整形修剪
桂花修剪是培育單干桂花的重要措施。及時合理修剪,能使其通風透光,加 強光合作用,并可減少病蟲害,從而使桂花生長快、樹干直、樹形美。主要有:
?、賱冄?、桂花發芽時,主干和基部的芽也能萌發,應及時將主干下部無用的芽剝掉,使水分營養集中,促進上部枝條發育,形成理想樹形。
?、谑柚?、培育單干桂花,從幼苗開始就要有意識培養主干通直,保持一定的枝下高,剪去無用枝條,一般成材后的桂花枝下高在1.5米左右。
?、鄱探?、剪去徒長的頂部枝條,使桂花高度保持在3.5米左右,冠幅2.5至3米。移植桂花時,為了保持完整的樹型,不宜強修剪,只需剪除干枯枝、病蟲枝,疏除重疊枝、交叉枝、纖弱枝,對徒長枝要加以控制。
適當修剪。桂花根系發達,萌發力強,成年的桂花樹,每年抽梢兩次。因此,要使桂花花繁葉茂,需適當修剪,保持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的生理平衡。一般應剪去徒長枝、細弱枝、病蟲枝,以利通風透光,養分集中,促使桂花孕育更多、 更飽滿的花芽,則開花繁茂。
盆栽桂花的整形修剪工作應在秋季花后進行。對主干很高而下部枝條很空虛、樹形又不好的植株,可以在主干高度的2/3-3/4處,將整個頂部的枝條都剪去,以刺激主干下部另發新梢。對樹冠過大而呈"頭重腳輕"狀的植株,則可以剪去上部過強的枝條,保留下部較弱的枝條,以均衡樹勢。對枝條過密的植株,可以進行疏剪,使留下的枝條生長充實,開花繁茂。實踐證明:整形修剪,特別是配合水肥綜合管理的重度修剪,對改善桂花生長有很好的作用。
施肥
入冬前施基肥,以有機肥為主;早春,以速效性氮肥為主,腐熟的豆餅、豬、禽類等肥兌水施入,促進新梢旺盛生長;6月底至7月底,施以速效氮肥為主,配合施用磷、鉀肥,促進夏梢的生長。在管理實踐中,還應該根據桂花生長勢來確定施肥種類和數量。如在夏梢數量少于10-15%時,表明樹勢較弱,應增加氮肥施用的次數和數量。施肥還要做到因地制宜,合理安排。
|